陈亦阳受邀参加2021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交流会并进行分享
- 网络
- 浏览
- 2021-12-14 00:00
(作者:李天骄)由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2021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交流会”于2021年12月9日至12日盛大举行。大会以“引领学术、创新超越、规范技术、协作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87个市的2383名代表注册参会,共有26个分论坛、193个专题、1350个讲座交流,注册人数和发言人数均创前所未有的新纪录。
本次盛会是中国整形外科学界的权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整形外科整体学术水平的年度综合展示。交流形式包括手术转播-直播、专题讲座、讨论等,学术氛围浓郁,精彩纷呈。中国知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陈亦阳应邀分享“颅底-口腔错构瘤切除并小下颌畸形同期整形治疗病例报告”及“半侧颜面短小畸形非病变侧下颌骨同正常下颌骨差异的几何形态学分析”两个专题报告,在会场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热烈的讨论。
在“颅底-口腔错构瘤切除并小下颌畸形同期整形治疗病例报告”中,陈亦阳分享了一名患者的治疗经历。他详尽阐述了该复杂病例从诊断、手术方案设计到精细实施的全过程,特别是针对颅底错构瘤切除这一高风险手术环节的精妙处理,以及对小下颌畸形进行同期整形的创新思路,展现了高超的手术技艺与深厚的解剖学功底。除了介绍了手术中的关键技术点,如如何精准定位错构瘤边界、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结构,陈亦阳还深入探讨了术后康复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功能恢复训练、心理辅导等方面,为同行们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紧接着,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非病变侧下颌骨同正常下颌骨差异的几何形态学分析”的专题报告中,陈亦阳更是将研究视角延伸至了美学与功能并重的高度。他利用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和三维重建方法,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非病变侧下颌骨进行了详尽的形态学分析,揭示了其与正常下颌骨在形态、大小、位置等方面的细微差异。这一研究不仅为精准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探索颜面畸形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开辟了新的思路。
在一片积极热烈的反馈声中,本次“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交流会”已圆满落幕。展望未来,整形外科学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推动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yiliaoxinwen.com/xinwen/100.html